RSS
 
当前位置 : 主页 > 经济观察 >

聚焦“十强”产业 赋能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2-10-13 12:26 浏览:

  □陈颖 李佳佳

  在推进“十强”产业行动中,威海市环翠区聚焦省“十强”产业和全市七大产业集群,坚持“存量变革”和“增量崛起”两手抓,着力做强拉长产业链条,推动产业集群化、链条化、智能化发展,持续完善具有环翠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新材料产业链成形起势

  眼下,走进魏桥(威海)铝精深加工产业园,中科锐金、鑫元新材料的厂房主体轮廓已清晰可见,车间内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及设备安装,一条实力强劲、关联紧密、前景可期的铝精深加工产业链,正在快速形成。

  铝精深加工产业园是环翠区探索建立“一链一园”模式,做优做强新材料产业链的重要一环。近年来,环翠区紧盯全市七大产业集群和10条优势产业链,以及环翠区“4+3”制造业、“2+3”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推进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协同发展。聚焦做大做强铝精深加工产业,办园区、强招商、优服务,成功吸引一批优质项目落地,产业链条化、集群式发展迈出新步伐。

  环翠区将张村镇最后一处713亩的大面积地块整体规划,联合链主企业威海海鑫新材料、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等力量,按照“园区共建、平台共享、设施共用、拎包进驻”模式,高标准规划建设了铝精深加工产业园,满足企业研发、生产、展示、生活等全周期服务需求,厚植链式发展根基。

  借助链主与“朋友圈”企业的长期合作,环翠区全面梳理产业链上下游客户信息,一手抓上游,溯源原料供给补强链,成功引进中科锐金项目,突破医用钛合金工艺中的核心技术,帮助威高骨科破解了对进口材料的长期依赖,为全市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链补上重要一环。一手抓下游,拓展应用场景塑新链,携手重要合作企业乐凯华光公司,合作总投资10亿元的绿色图文影像新材料生产线项目,成功开启500强企业“牵手”入园落地高端项目的新气象。

  上半年,全区23家规上新材料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1.4亿元,铝精深加工产业园签约落地总投资22亿元的产业链关联项目4个,6个在谈项目进展顺利,实力强劲、特色鲜明的产业链条成形起势。

  数字化赋能助力产业加速发展

  走进宝威科技智能工厂项目,一排排织布机以统一的节奏快速转动,形形色色的机械手不知疲倦地“摆头”,无人驾驶机器人灵活地绕过障碍,把物料精准“卡”在传送带上……这是全行业首个“5G+工业互联网”智能工厂,在这个工厂里,从物料进厂到成品出厂,全流程不需要一个人。

  “基于该智能工厂,我们的生产效率提升了200%,运营成本降低了30.43%,不良率降低了50%,单位产值能耗降低了66.38%,预计近3年可新增销售收入7亿元。”威海宝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姜波介绍说。从“小作坊”到现代化车间,宝威的飞跃发展正是数字化赋能助力环翠区产业加速发展的缩影。

  近年来,环翠区大力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深入实施智能化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和智能制造提升行动,引导企业加快数字化智能化技改步伐。自2020年以来,全区共建设完成5G基站928处,占全市建设数量的20%。结合“4+3”产业集群,通过靶向性、精准性政策扶持,引导企业走向产业数字化发展道路,全区省级以上数字化车间、智能制造标杆、工业互联网平台等获批项目总数突破35个。

  依托“标杆引路”活动,环翠区全面梳理全市21个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典型案例,广泛宣传。当地还组织40余家企业参加工业互联网专题培训班等活动,并组织全区重点企业与各地服务商近500人参加山东省工业企业智能化绿色化技改环翠区云对接会,通过深入探讨交流最新数字化解决方案、优秀企业数字化转型经验做法,加快打造数字化赋能高质量发展的环翠样板。

  目前,环翠区规模以上企业应用信息技术的比例达到80%以上,全区在省“企业上云”公共服务平台注册企业846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云比例达到100%。

  创新驱动引领制造业高端化发展

  近日,笔者在威海市海王旋流器有限公司搭建的山东省旋流分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看到,一条单元总包解决方案逐渐浮现:上游氧化铝、聚氨酯、橡胶等自主研发的耐磨材料一一陈列,渣浆泵的叶轮旋转不止,下游振动筛、螺旋分选机轰鸣阵阵,混杂在一起的物料迅速“泾渭分明”。“近年来,公司与国内知名院校和院所共建联合实验平台,同时积极与行业龙头企业协同创新,逐步实现上下游产品‘一体化解决方案’。”海王旋流器董事长孙吉鹏说。

  紧握技术创新“金钥匙”,海王旋流器成功跻身矿山市场占有率全球前3位。这是环翠区上下坚持创新驱动,推动制造业高端化发展的又一生动实践。

  环翠区把创新摆到核心位置,积极融入全市“1+4+N”创新平台体系,深入实施“一产业一平台”新型研发机构培育计划,引进青岛大学等高校,建设青岛大学威海创新研究院等8家市级以上新型研发机构。

  全力打造威海创新园,累计招引科技创新机构和企业216家,聚集院士、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等高层次人才30余名。加快推进中欧水处理及膜技术创新产业园建设,与中国膜工业协会、欧洲膜学会等高校协会密切合作,联合成立中欧膜技术研究院,初步形成了从前端膜材料生产到后端提供整体方案的水处理及膜技术的全产业链条。

  环翠区还大力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实施关键共性技术攻关。近年来,累计培育海王旋流器、双轮股份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瞪羚企业7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6家、省级以上单项冠军9家、省级绿色工厂3家,西港游艇、威海化机等10家企业20件装备入选山东省首台(套)技术装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企业及产品名单。

  “蓝色硅谷”激发澎湃发展动能

  20个精准招商项目签约落地,21个招商项目正在稳定洽谈,20个配套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全力推进……今年上半年,远遥浅海科技湾区“双招双引”工作交出高分答卷。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努力做好经略海洋这篇大文章。借着打造海洋强市的东风,环翠区全面推进远遥浅海科技湾区建设,以国内首个省部共建的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为核心,打造全国海洋电子信息和智能装备产业新标杆,推动海洋经济挺进“深蓝”。

  “远遥浅海科技湾区的空间布局可以概括为‘六个一’,即一场、一岛、一港、一中心、一区、一园。在功能布局上,最终将构建‘一场、六基地’的总体格局,即在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的牵引下,聚势打造科技研发、生产制造、检验检测、人才培养、实习实训和服务保障六大基地。”环翠区海洋发展局行业发展科科长施坤涛介绍,截至目前,湾区蓝科大厦、蓝贝海洋科学中心、蓝创孵化区三大主体工程已经全面投入使用。

  经过前期建设,大量资金、技术、资源正在向这片“蓝色硅谷”汇集,项目招引、项目储备、基础设施建设都在持续向前推进,创新引擎正输出澎湃不息的发展动能。

  施坤涛说,湾区将启动试验场一期建设,编制褚岛保护与利用规划,实施威海海洋科技馆二期配套基础设施项目、海域扫测、试验场设备调试车间以及湾区海岸带整治修复项目等,进一步提升湾区的承载能力。此外,环翠区着力加强湾区的软实力,加快理顺海上管理机制,统筹海上科研资源,立足湾区产业定位,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项目进驻,将湾区打造成为海洋科技新硅谷。